Wednesday, November 24, 2010

前。晚辈

对于师及长
我常常会觉得
他们能够给于我很多的启发

简单的
一顿饭 一个下午 一场对话
就能让我看到人生的色彩
即便是平凡的

因此
我常常鞭策自己
对于晚辈
我也肩负了
些许的社会责任
也至少必须做到
生活历练的分享

却因此
而不能随心所欲 畅所欲言
常会在想我那所谓的
社会责任。。

Sunday, November 21, 2010

思鄉。拉達克《四》之紅蜻蜓

悠閒的星期天晚上
才剛剛打開電腦
耳邊又傳來了
這一段熟悉的音樂

這是在拉達克回來后的第四次

說起來也很奇怪
在努芭谷營火會的那個晚上
我們又唱又跳了好幾首歌

可是 就只有這首《紅蜻蜓》
一直停留在我的心裏

囘到人間后
每一次聽見這首歌
都會感覺到 心裏伸出的那股魔力

悄悄的 靜靜的 慢慢的
把我帶回到拉達克的那一個晚上
那個沒有憂慮 沒有煩惱
每個人都在當下的一刻

盡情地跳 盡情的唱

即便是我們的拉達克朋友
在唱著大家聼不懂的拉達克歌
大夥兒還是忘我的跳著唱著。。


拉達克
是我小時候的小小夢想
藍天白雲 單純的生活

曾幾何時
這夢在我生活中
逐漸消失

在我成長過程裏
我不斷提醒自己
生活並不複雜
要單純 要做自己


卻偏偏
在每一次的午夜夢囘
才驚覺
原來我早已單純不再
原來小時候的夢
早就被我遺忘在老鄉的小路上

就像心中的《紅蜻蜓》一樣。。


我们的童年
也像追逐成长
吹来的风
轻轻地吹着
梦想慢慢的升空
红色蜻蜓
是我小时候的
小小英雄
多希望有一天
能和它一起飞


当烦恼越来越多 玻璃弹珠越来越少
我知道我已慢慢的长大
红色的蜻蜓 曾經何时也在我岁月慢慢不见了

我们都已经长大 好多梦正在飞
就像童年看到的 红色的蜻蜓
我们都已经长大 好多梦正在飞

就像现在心目中 红色的蜻蜓

Wednesday, November 17, 2010

關於。生命本質

今天美麗的小島公休一天
我就在家呆了整天

邊看星光七、邊讀林懷民

知道林懷民
是因爲云門舞集和流浪者計劃

可是 今天以前
我是完全沒有把此林懷民和彼林懷民
聯想在一起過的
(我就是個對名字不敏感的人)

對於林懷民
對於流浪 對於藝術
我都有想說的

只是
今天我要説的
關於生命本質的一些事

“我覺得今天我們可不可以來問,我們到底需要多少東西才是夠的?再回來問說,我們是不是可以省一點錢來幫助別人?我最近在想這樣的事情,整個過去的一、二十年裡面,給我們帶來一些很奇怪的,跟生命本質有點距離的東西。”~林懷民

二十七年來
我從華小讀到囯中再到國立大專的學士和碩士學位
讀了十八年的書(我斟酌了很久,真的不想用受了十八年的教育)

可悲的是 我從來不知道
什麽才叫生命本質
什麽東西才是最關乎人、關乎成長的

後來的我 是幸福的
因爲二十七年后的我
在拉達克
碰見了生命的本質
《Live to L.O.V.E》


後記:關於《Live to L.O.V.E》的體會,將會寫在拉達克的震撼教育系列裏。在讀著這文字的你,不妨先自行去感受這種屬於拉達克的生活態度,也許你也能夠從中明白些什麽。祝福大家。

概念化。共鳴

概念化與共鳴
是我在學習輔導這路上
一直覺得很玄的東西

以前的我 縂覺得學長們
這部分的教學與分享都比較難捉摸

學長們都說這是急不來的
等到你準備好
該明白的時候 就會明白了。。(是不是玄~)

最近
再次回到中心的我
好像被鬼敲到腦袋
竟然忽然開竅了

無論是上學長的課
還是看囘自己以前的筆記
又或者是聼學弟妹接案
都看懂了很多以前沒能懂的
聽到了很多以前不會注意到的

對於概念化和共鳴這東西
似乎有多了一層認識與體會

後來 不得不承認
有些東西就是這麽玄
有些東西就是需要一點點的
時間、歷練、沉澱、體驗
才能夠明白的。。

今天讀了以量的分享
還是那老話一句
能夠把學來的知識 内化
在自己的生活上去體會 去感受
然後能用自己的語言去傳達知識的
就是高人!!

==================================

“如果你真的要知道如何 conceptualize 一个案件,
你需要分辨何谓是 fact,
何谓是你的 value projection。”

然后我借用桌上的杯说:
“这个杯子是黑色的,这是 fact。
这个杯子很漂亮,这是我的value projection。

你需要不断训练自己分辨 fact 以及 value projection。
然后,你就知道如何 conceptualize 一个案件。”

===================================

“常常要问自己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不是你觉得什么。
你的“觉得”很多时候都是你自己头脑里头做出的假设。
你要睁开眼睛看到对方做什么,你要打开耳朵听到对方说什么。

下一步,就是训练你自己要如何回应你听到什么,以及回应你看到什么。
训练还不够,你要记得你回应的内容是什么。

然后,你要适当的和对方确认你的“觉得”是不是也是她/他的“觉得”。
如果彼此的“觉得”是吻合的,
那你们彼此就在当下产生一种共鸣。
而这种共鸣能够让对方觉得被了解。”

揮灑。虛脫

氣 自己對科技的依賴

氣 自己對科技的理所當然

氣 自己當下的不留心

結果
好不容易的
“嘔心瀝血”之作

就這樣
在我的彈指閒
消失的 無影無蹤

可我縂算是明白了
藝術傢那種
在靈感來時的大力揮灑
在作品完成后的精神虛脫

即便後來作品是湮滅了
卻也再也無力去複製
另一個《經典》了。。

Wednesday, November 10, 2010

《Live to L.O.V.E》。拉达克

我们只不过是一群
被拉达克感动的小羊

即便是回到了人间的两个月后
还是喜欢看着从天堂带回来的照片
傻傻的发呆 静静的想着 在那里的一切

仿佛 岁月从两个月前开始
就一直停留在 那动人的九月
















于是
我们决定让人间的亲友
也能够和我们一起分享
那一趟《Live to L.O.V.E》的生命之旅
在2011年 的每一天 。。。

于是
我们发起了新一波的
《为爱而活》慈爱日历筹款运动

十五令吉的精美日历
不但能陪伴着你一整年的好心情
还能为拉达克的孩子
带来更美好的明天

能够付出 就是一种幸福
能够分享 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喜悦

希望正在阅读的你
能够和我们一起拥抱美丽的心情
也欢迎你和我们一起感受这一份爱

联络 sclee@altera.com / 012-4142639
为拉达克的天使 献上你我最真诚的祝福

~!~ 更多图解可点击此处 ~!~

**售卖日历所筹获的所有盈利
将悉数捐赠与拉达克的非营利组织 - MIMC **

Thursday, October 21, 2010

面对。哀伤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
我不懂得怎样面对哀伤

我也同时没办法面对
孤独的老人 病人 临终的人

我爱哭
我喜欢一个人躲起来
放声大哭

可是
我就是没办法面对
别人的伤与痛

心里头
一直很希望自己可以
成为临终关怀义工的一员

可是
却清楚看到自己心中的无力感

我不知道
我能为活在极度痛苦寂寞没有明天的人们
做些什么

虽然
我同时知道
他们需要的
仅仅是被爱 与被关怀

也许
即便是爱哭的我
同样没法去面对

自己的

哀伤

痛苦

寂寞

没有明天

Monday, October 18, 2010

思乡。拉达克《三》之牵挂

十三年前的我
因为一首歌
和一个故事
从此爱上了拉达克

十三年后的我
终于圆了在
十四岁便许下的梦
踏上了拉达克
更因此而奠定了
此生的牵挂 。。。


星云法师的禅意小故事 - 拉达克的花香

一九九四年我到印度的拉达克。拉达克的地理位置十分靠近喜马拉雅山,临近冰河地带,四季冷热温差相距甚大。夏季热得寸草不生,看不到什么昆虫蝴蝶;冬天冷到要躲进土洞避寒,一年有半年以上是雪季。尽管拉达克的物质条件十分贫乏,但是当地居民天性乐观善良,生活在高山上安然自得。

在拉达克,有件事让我终生难忘。记得有一回,当我们拜访当地的佛教团体后,正准备趋车前往下一个行程时,我发现有一个小女孩在后面追着我们的车子,我赶紧要车子停下,摇下车窗,只见黝黑的小手,递来一朵金黄的小花,小女孩合掌微笑,我把手上的念珠给她。当车子再度滑动时,金黄的夕阳映着小女孩的身影,宛如纯洁美丽的天使。拉达克寸草不生,小女孩怎么找到这朵花?她送给我的不只是山野的一朵野花,而是她一份贵重的情意。

回到旅馆,我要侍者把花放进瓶中,随行的徒众不能理解,我为什么把这朵花视如珍宝?事实上,那是因为我认为布施花朵的小女孩虽然外在贫穷,却不影响她内心世界的富有。令我感动。

多年后,对拉达克这个送花的女孩,仍是怀念多多,花瓣虽已凋零谢落,回忆时,芬芳依旧。小女孩合掌的小手,奔跑的身影,像一幅画,典藏在我的生命的宝盒,始终光采夺目。  

印度拉达克,不仅是接近佛陀的故乡,而且是全世界最富有的民族。那一年我到拉达克,参访了西藏的寺院。参访当天太阳好大,我身上的僧袍没有一寸是干的,像刚从水里浸泡上岸。沿途几百个小朋友,从四岁到七岁,赤着脚,衣冠不整,排队等候我们的来到。我们以为车子过了,孩子就解散,等我们参观、诵经,二个小时后,再回到原先经过的路上,他们还是站在那里,一张张安详的脸孔,仍然向我们合掌微笑。


贫穷的国度,因为有了佛法的熏陶,每一个孩子散发出高贵的气质,他们虽然没有漂亮的鞋履,却懂得用真心布施。拉达克并不贫穷,因为他们能够给予,贫富是以人心索求或施舍,做为分界点。

------------------------------------------------

是的,拉达克并不贫穷,因为他们能够给予。
这是我这趟旅程,就深切的感受。

Thursday, October 14, 2010

院遊記《二》。院遊記前傳之醫者風範

會到檳城中央醫院的整形外科就診
是因爲朋友的姑姑對這位Ms.Lim的極力推薦















入院動手術前的半年閒
我斷斷續續地來到整形外科門診了幾次
每一次看見Ms.Lim
都會看到她一貫的認真、關心、專業

面對病人的她
滿滿的是關愛與專注
即便那是個正哭閙的幼童

面對病人家屬的她
滿滿的是同理與耐心
即便那是個沒能聼懂多少醫療解釋且焦慮的爸媽

面對一室敬重她的下屬 新人
她並沒有因此而擺起了
我就你的上司 你的專科醫生的架子
一大群的下屬新人們 小心翼翼的
不是為她拿來下一位病人的病歷表
就是為她換上x光底片
然後按照她的診斷或決定
或是安排病人入院
或是安排手術日期
或是替病人洗傷口換藥的

面對著一個個把門診擠得水洩不通的病人
她依舊是一個接著一個的
同樣細心聆聽 同樣詳盡解釋
沒有一絲厭倦 沒有一點疲憊

我靜靜的坐在候診的一張椅子上
看著這小小的門診室裏發生著的一切
這當然只不過是門診室裏很平凡的一天

我忽然在為自己的工作態度捏了把冷汗
我忽然更肯定了自己在小學時就立下不要儅醫生的決心


p/s: 後來,出院后才知道,有位朋友爲了要Ms.Lim為他動手術,而選擇堅持不斷從最南部的新山,飛到這靠北的小島來,問診入院開刀復診,反反復復的儅了大半年的空中飛人。

Sunday, October 10, 2010

新疆。《阿勒泰的角落》

世上就有這麽一個奇女子
長期生活在位于新疆的的故鄉
選擇用文字讓新疆走到你我的心裏



很喜歡這女孩敍事的文字
這書 是非找到不可的了

101010。三十

還記得多年前
在同事的婚宴上
我和朋友約好
要在多年后的今天 出席他的婚禮

那一年 他連女朋友都沒有

後來的後來
他果然如願找到了那個
他一直很希望可以一起走到
101010這天的女孩

我們見面的次數少了
彼此能談天的機會也少了
偶爾說起101010
朋友也只是很會心的笑了笑
沒說什麽

直到
兩個月前的某一天
在沒有預期的錯愕下
他淡淡的跟我說
“沒啦,分手啦”

當時的我
並沒有多問些什麽

朋友也說
“反正一切都過去了,沒什麽好説的”

101010

也許 學電子的我們
早已習慣活在這種
非一即零的 二元極端裏
所以才會特別留意到這一天吧
其實 也不過是個平凡的日子

嗯 那個阿某啊
希望現在一個人的你
同樣能夠在這一天
會心一笑

Wednesday, October 6, 2010

院遊記《一》。我會好好的

我必須要說
我一直都是個很健康的孩子
我真的很感恩父母給了我這個健壯的體格

雖然
今天已經是我第四次
踏入空中飃著消毒葯水味道的地方

2000年8月 芙蓉中央醫院
2005年10月 新山中央醫院
2007年11月 檳城檳安醫院
2010年10月 檳城中央醫院

在每一個我生活過的城市、州屬
都有必須去趟醫院的原因

我姐常常會問我說
你這個人到底是怎麽了
爲什麽盡得受些皮肉之苦呢

我媽是對醫療系統有信心的
她常說,我又不是醫生
我擔心你 也沒能為你做些什麽
惟有交給那些專業的人算了

爸 雖然沒有表示過什麽
但我想 我完全感受到他的不安與憂心

還記得2000年的那一次
爸從吉蘭丹駕了一晚的夜車
回到家鄉 載了小阿姨便去醫院看我
路上 爸對阿姨說
“常常離家賺錢,小孩一天天長大,
我卻沒有好好的照顧過這個家”

雖然
父親不是個會把愛挂在嘴邊的人
但 每每想起父親的這句話
我還是會感受到這裡頭包含的一切

所以 今早 我一個人
駕了車 從對岸來到這裏
入院 等候明早的手術


我知道
我會好好的
我一定會好好的

因爲我同時知道
我是被深深愛著的

我的生命
還必須對你們有交待

Tuesday, October 5, 2010

天心。月圆

今早
没事 在上班途中
忽然想起了 -- 弘一大师

脑海中 萦绕的
是杨伟汉在《天心月圆》音乐剧里
用他那雄厚的嗓音
沉沉地 唱着师父的偈

君子之交 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 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 廓尔忘言
花枝春满 天心月圆


我不愿去想
想起这些的原因是什么

我只想
好好的沉醉在
想起这些的

这一刻

Sunday, October 3, 2010

思乡。拉达克《二》之心境

从拉达克回来的第二天
大家都不约而同的
来到一行禅师在菩提中学的讲座会

走在前往菩提中学大礼堂的路上
遇见很可爱的一靖
还有很慈悲的靖爸靖妈

小小的一靖
身上穿着灰色的运动衫和短短的校裤
很热情的叫了我一声,XJ姐姐~
(要知道我是有多怀念这句XJ姐姐)

看着穿的灰灰的
笑得很含蓄的这个城市小孩
不禁让我怀念起
那个在拉达克的乡间小孩

那个很彩色 笑容很灿烂
很活泼 没有负担的拉达克小孩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在拉达克与在槟城的同一个小孩
给于我的感觉会是那么的不一样

不一样的是小孩 还是我呢



环境
不一样了

人的心境
也会不一样

看事物的感觉
也不一样了

思乡。拉达克《一》之眷恋

从拉达克回来后的整整一个星期
放工后 从公司往家的方向驶去时
总会在英特尔前面的海滨路上
望见飞行在皇后湾广场上空的班机

由于这里距离机场很近 航班飞得并不高
从车内往上望 飞机离开矗立于广场外的摩天轮不远

我每每会很怀疑的问自己
这真的是飞机吗
这会不会只不过是皇后湾广场上的一些装饰呢

刚刚回到槟岛的我
一个星期连续五天
在放工回家的路上
都看到即将降陆于这个小岛的飞机

您是在尝试着要告诉我些什么吗

您是不是要我问自己 我的心有没有和我的身一起降陆在槟城
您是不是要我告诉自己说 既然回来了 就该好好的完整的回来



那些个梦想被实现
的白天夜晚

即便不再是
现在的这个当下

却也早已是
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曾经 能够站在那样的高度
呼吸着 被实现的梦想
面对着 回到最初的自己
思考着 往后日子的每一步

就算这些在此刻
都已经成为过去
却也是 此生无憾了

那 又还有什么该眷恋的

Friday, September 24, 2010

值班。喜悅

從中心回來
心里是滿滿的喜悅

原來CA 說得對
其實 生活就是一個大大的輔導室
就算你暫時離開了服務的崗位
也不代表你的輔導技巧就會因此而生疏

發現
離開了規律的值班生活
回到自己的生活裏
去經驗 去體會
去真誠的面對自己

這些 都是資源的累積
都是在為未來的個案作準備
也是在為自己的進步鋪路

很感恩
在離開兩年后的今天
可以再次回到這溫馨的大家庭

很開心
兩年后的自己
居然做到“很細膩”這個部分
正是兩年前的我
一直很期待自己能夠做到的部分

~!~ 一個滿心喜悅的夜晚 ~!~

淩晨兩點 還不想睡
雖然明早9點還要上課

回归。爱心线

已经拖了好久好久
也常常被好多好多人问起
我准备好回去的良辰吉日

只是 我就是在拖。。。

从拉达克回来后的第五天
终于决定了 就在今天
我必须回到那个孕育了我
20岁以后的成长的地方

今天早上
在眼睛张开的那一刻
我就知道
是该回去的时候了

不为什么
就只是一个很单纯的念头

也没想太多
为什么要是星期五的班
更没有刻意去安排什么

真的只是
眼睛张开后的第一个念头

回到公司和头头说了
(正好阿头和我在同个部门工作,连电话费都省了)
再打了通电话给行政交待好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整整离开了两年
此刻要回去的心情
竟然是忐忑的







回想起四年前
刚刚毕业的自己
只身到小岛来工作时
懵懵懂懂地就加入了这个大家庭

年少初生的我
不懂得什么叫做害怕和恐惧

只知道 这是我要做的 那就去吧

反倒是现在
对一个如此熟悉的环境
竟然是忐忑不安的

我这是怎么了我

难道
这就是人们说的“成长”??

Wednesday, September 22, 2010

拉達克之震撼教育《一》。天堂

以前
我曾經天真的以爲

天堂
存在于一個環境優美
沒有災害、沒有痛苦的地方

後來
來到這剛剛被洪水洗過的拉達克
聼著師父向我們轉述險象環生的那一夜
再看著小天使們微笑的臉龐

我忽然明白了

原來
天堂不一定要美得讓人窒息
天堂未必就非得沒有天災人禍

原來
只要我們能用微笑去面對一切
天堂其實就存在你我身邊




就像
在莫大的沙漠裏

也能夠孕育
燦爛盛開的太陽花






p/s:小B,這篇是想寫給你的 =)

Monday, September 20, 2010

拉达克。槟城

亚航AK5352班机准时在9.15am
把我从拉达克载回了这美丽的小岛

抵步后的一个小时
我又回到了公司的这部电脑前

看着熟悉的office 2007界面
期待着手指在键盘上再次的飞腾

不晓得
是因为拉达克的美
还是因为班机上的彻夜未眠

手指与键盘的关系
竟然是如此的陌生与不协调

我想,我该回去
回家去好好的与拉达克说声“再见”
然后再乖乖地回到我在这岛上的生活常规里

虽然
虽然我知道
在我心中将会常常萦绕着这么一首歌

我的家乡 在拉达克
那里有条美丽的河
阿玛喇说 牛羊满山坡
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

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
美丽河水泛青波
雄鹰在这里展翅飞过
留下一首动人的歌

om mani mani peh meh hum
om mani mani peh meh hum
om mani mani peh meh hum
om mani mani peh meh hum

Thursday, September 9, 2010

起飞。3。2。1

距离飞机起飞
还剩仅仅的5个小时

还未灌满的行李箱
静静的呆在房里。。等待。。

已经就快要连续工作了
二十四个小时了

我的梦想和现实
就快要碰面了

而我,还在公司里的电脑面前

Tuesday, September 7, 2010

上。下

最近常常在就要按下电梯button的那一刹那时想说

我现在在五楼
电梯停在底楼

我要叫电梯上来
所以我要按“上”


天哪~
我是怎么了?

Monday, September 6, 2010

忙。莽

真得
很不喜欢
只是
last minute
到底
是谁造成的?




















Source: Google Image

Thursday, August 26, 2010

伴。黃小琥

第一次听到這首歌
是在认识了《沒那么简单》很久以后的事
我还真的不得不佩服那些做宣传的。。。

才刚刚告诉人们说
这爱哪 没那么简单
有些时候 一个人 其实更自在

下一秒
却又急急忙忙地转过头来说
其实哪 有人陪伴
日子即便平淡 却也心安幸福

我真是 %$!*!#$%^%*



作詞:姚若龍
作曲:于曉光、李偉菘
編曲:Terence Teo

如果 命運可以訂做
如果 有另一次選擇
我想我 還是會 把手讓你緊握
快樂地陪你去坎坷

就算 你有天變落魄
就算 你老得不能動
我想我 還是會 挽著你看日落
你的心疼在淚光中

嘴巴上 彼此嫌麻煩
眼神中 關懷那麼滿
沒說愛 卻早已認定一輩子的伴


在人前 從來不浪漫
在心中 卻總為對方打算
最懂的人最暖的伴

就算 我以後變囉嗦
就算 我老了有病痛
我想你 還是會 照顧我到最後
隱藏脆弱不眠不休

沒有辛酸 沒有遺憾
什麼是陪伴 什麼是心安 你是答案

Wednesday, August 25, 2010

愛上。海

喜歡海 愛上海
已經想不起
那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事

一直以爲 會喜歡它
是因爲它波濤洶湧
是因爲它變幻莫測

一直以爲 會愛上它
是因爲它橫跨整個地球
是因爲它看起來 很藍很酷

後來 我搬到了小島對岸的大陸去
然後在每個上班下班的旅途中
與那片擱在小島與大陸之間的海
有了不少的獨處時間

我漸漸發現 雖然我依就深深地愛著海

可是 我喜歡上的
卻是 它的平靜 它的守候
他的孕育 它的陪伴

它的包容

靜靜的它 守護著矗立于海岸綫上的城市建築
靜靜的它 滋養著在海上在岸上 為了生活而奮鬥的人們
靜靜的它 陪伴著每一個太陽升起又落下的潮汐

默默地 它承受著岸内岸外 一切的一切

於是我在懷疑
我喜歡的是海 還是湖

又或者 我開始愛上像湖的海

Monday, August 23, 2010

泪流。拉达克

当花朵不再绽放
当天使不再微笑

当天堂被洪水淹没。。。

我们能做的,还剩什么?

泪水流过的拉达克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勤。能補拙

四年多前
时任老板告诉我说

也许你不是绝顶聪明的那個
(虽然我还蛮想认为我是)
但你绝对是勤劳的一個
(我当初还真的是,可现在。。)
所以你是可以成功的
(这是老板坚决相信的,就算到现在)

四年以來
我从来都沒有相信过那句話
至于为什么,我还真的不懂

四年后的今天
现任的teamlead
卻让我见证了当初老板的那句话

相信了個体的力量是可以超越一切的

Saturday, August 14, 2010

高人。境界

  辯論的下策,是強調己方優點,否認對方優點──這種打法,在理論上是說不通的,能比的,只是攻防技巧。

  辯論的中策,是強調己方優點,擴大對方缺點──這種打法,在理論上見仁見智,另一半,比的還是攻防技巧。

  辯論的上策,是強調己方優點,並解釋對方的優點不重要──這種打法,在理論上,已近於道。


~劍宗辯士
----------------------------------------------------------

在黃執中的網志讀到這麽幾句話。

道理也許並不是大家陌生的
但 要一語道破辯論的境界
也絕對非等閒之輩所能及之事

這年頭
資訊汎濫,社會步伐快速
人們看的聼的接觸的東西多了很多

我們常常來不及消化完上一秒的訊息
就被更龐大的資料所籠罩
常常來不及深入思考某件事
事情早已事過境遷
人們的關注力已經跳到另一件事兒上來了

漸漸的
我們都學懂了一個道理
與其去深入探究其中的各種因緣
倒不如去賣弄嘴皮上的功夫
畢竟後者要比前者更能得人心

辯論賽嘛,到最後不都是在收買觀衆、説服評審、辯倒對手

有幾個上了台後就對辯題有更深入的了解
又有幾個是爲了探求真理而辯
搞不好,你上了台后,把自己搞得更亂~

所以
我總是很佩服某些人
能夠很專心很認真地鑽研一門學問

哪怕那是哪門子的冷門知識
也不管這人到最後會不會因此而自傲 目中無人
更不論他的學説全不全面 哄不哄人

單凴這份毅力與專注 就值得我敬佩

而一個人
能夠把他深入的那門知識
滲入到自己的生活裏 然後去内化去升華
進而得出一些領悟

這就是所謂“高人”的境界。。。

生活中,我遇到過兩個
我想我這一生 是幸福的

Tuesday, August 10, 2010

父輩。與我

斷斷續續通過網絡
接觸了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
文章摘錄,電視臺特備,人物訪談等

認識到的並不是那本書
而是龍應台這個作家希望透過這本書帶給華人世界的省思

我和台海兩岸的1949
中間隔著一個南中國海和一代人的歲月
我從中了解到的1949
是屬於台海兩岸人的,不是我的。。。

於是
我回頭看了看我自己的“父輩”們

发现
逐漸步入老年的他們
同樣經歷了那悲壯的1949
同樣用他們的生命為我們寫下了沉重的一頁歷史
同屬於那個被犧牲的集體中 渺小的個體

50年后的今天 我常常在想

父輩們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氣與能耐
來適應 50年前的動亂 及50年后的瞬息萬變
父輩們到底用了多大的智慧
來笑看 風起雲湧的1949 及差點變天的2009

父輩們的一生 都處在動蕩的年代
父輩們的一生 沒能受多少正統教育
卻為了下一代的教育,而付出了自己的勞力歲月甚至是性命
父輩們的一生 都在為家庭,為社會而辛勞
自己的生活卻沒有因爲科技進步,社會發展而富裕奢華

父輩們的一生 都奉獻了給我們
而生為漫漫歷史長河裏最爲幸福的一代的我們
究竟有為我們的父輩做過些什麽嗎。。。

我爸說,我們這一代是自私的

對不起,我找不到一個可以説服我自己不去認同我爸的理由

Sunday, August 8, 2010

恐怖。狀元

很久很久不再有那麽長的時間,呆在沒有環宇服務的電視前了。
一不小心,看了好多好多本地製作的電視劇及娛樂/益智節目。

《無敵狀元》看著看著,便來到了最後一集。
節目分成幾個單元,讓參賽的小學生纍計分數晉級。

第一回合:
看著小朋友用浮誇的音調,
努力的緊背著先前鑽好的演講稿;

我就在想,20年前的我,也是這副造作的模樣嗎?

我忽然想為自己活在那個錄像并不普及的年代而感到慶幸。
要不然,20年后的今天,我會在這播放著黑白錄影的平面電視前,
為那個自己。。。毛骨悚然!

第二回合:
看著才10來歲的他們,竟然可以把那麽豐富的地理、名句、常識,
一一塞進那小小的腦袋瓜,然後在緊張壓力下成功囘吐出來;

我又在想,27嵗的我,懂得竟然不比10來歲的小瓜多。

我的媽呀!我是該毛骨悚然,還是需要自嘆不如?

第三回合:
本來一路遙遙領先的全女軍,
忽然就這樣不明不白地被全男軍超越。
不是自己沒本領,只是對手有運氣。

我沒辦法不讓自己去想,
我們這些大人,需要通過這樣的方式,
去告訴小小的他們說,“小朋友,社會是現實的”。
不是你努力就會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發生在課堂上。

世界上,還有一個叫做幸運和人際關係的功課,是老師沒有教的。

Saturday, August 7, 2010

豬。鬼

很小很小的時候
我常常聼父輩的人稱友族為
什麽印度鬼,馬來豬的

我便想說
這究竟是什麽樣的一種心態
導致我們必須這麽去仇視
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方的友族

而,我們又爲何選擇了用豬和鬼呢?



同樣是很小很小的時候
我常常聼婆婆說要囘唐山
那時候的我,也很不明白
爲什麽是“囘”呢?

到了今天
終于長大成人的我
雖然總算是明白了
婆婆想囘祖國的心情

可是我依然好奇
父親那一輩心中的祖國認同對象
究竟是那片偏遠卻在國際舞臺上逐漸火紅的中國
還是這片他們熟悉的山河大地。。

Thursday, August 5, 2010

历史。教学

从小到大,就不曾喜欢过,需要我硬生生地把整本书死塞进脑袋瓜的科目。
所以,举凡遇到什么历史道德教育语法课,我必死无疑。
所以,你现在问我马来西亚历史,很抱歉,我真得不懂。

要说本小姐记忆力差吗?我自己并不觉得也~
只能说本小姐对不感兴趣的事情,没办法学得来。

长大以后,才开始发现,对世界历史极少的认知,
障碍了我对这个有趣的世界有更深入的认知。
现在的我,正努力急于弥补这知识空缺。

如果,如果,我能够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
今天的我也许更好的appreciate这个世界及所有曾经为之努力过的人。。。

=============================================

美國小學生作文:一篇讓中國式教育震撼的文章

(來源:搜狐新聞社區)

10歲的孩子被送進了美國學校,上英文課,老師佈置的作業是寫論文,題目居然大得沖天:《我怎麼看人類文化》;上歷史課,老師讓孩子扮演總統顧問,給國家決策當高參;在中學的物理課上,作業竟然是一個市政研究專案城市照明系統的佈局;而道德教育,居然是從讓孩子們愛護小動物開始。

沒有統一的教科書,沒有統一的考試,沒有對學生的三六九等的分類排位。這就是呈現在一個中國記者眼前的美國教育。面對與中國教育截然不同的西洋景,種種的疑慮、困惑接踵而至,美國教育究竟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沒有殘疾的孩子,只有殘疾的教育。這究竟是教育學者的危言聳聽,還是對人與教育之間客觀規律的深刻認識?

我們中國人是否認真反省過我們的教育?我們中國的教育有缺陷嗎?如果有,在哪里?我們這樣一個正在全面謀劃自己未來前程的民族,應該怎樣審視我們為孩子們提供的教育環境?

美國小學給10歲的兒子留的作業是寫一篇論文,題目嚇我一跳:《中國的昨天和今天》。學習二戰史,美國老師竟然讓10歲的孩子回答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是杜魯門總統的高級顧問,你將對美國投放原子彈持什麼意見?種種不可思議的事情,種種躲閃不開的衝突與思考,我由此遭遇美國教育。

當我牽著10歲的兒子登上中國東方航空公司飛往美國洛杉磯的班機時,心中就充滿了疑惑:我不知道在孩子這麼小的年齡就把他帶到美國去,是不是一個失策?一位朋友的勸告還響在耳邊:最少應該讓孩子在中國接受完基礎教育再到美國,因為中國的基礎教育是最完整、最系統的。多少專家也認為,美國的高等教育很出色,而基礎教育絕對不如中國扎實。

直到我把兒子送進了那所離公寓不遠的美國小學的時候,內心的憂慮終於得到證實: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學校啊!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放聲大笑,每天在學校最少讓學生玩兩個小時,下午不到3點就放學回家,最讓我開眼的是兒子根本沒有教科書!那個金髮碧眼的女教師弗絲女士看了我兒子帶去的中國小學四年級的數學課本後,溫文爾雅地說:我可以告訴你,6年級以前,他的數學是不用再學了!面對她那雙充滿笑意的藍眼睛,我就像挨了一悶棍。一時間,真是懷疑把兒子帶到美國來是不是幹了一生中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天過去,看著兒子每天背著空空的書包興高采烈地去上學,我的心就覺得沉甸甸的。在中國,他從一年級開始,書包就滿滿的、沉沉的,從一年級到四年級,他換了三個書包,一個比一個大,讓人感到知識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國,書包裏沒了負擔,孩子精神上就更鬆快了,這能叫上學嗎?一個學期過去了,把兒子叫到面前,問他美國學校給他最深的印象是什麼,他笑著送給了我一個字正腔圓的答案:自由!這兩個字像磚頭一樣拍在我的腦門上。

此時,真是一片深情懷念中國的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為什麼中國孩子老是能在國際上拿奧林匹克學習競賽的金牌。不過,事已至此,總不能再把他送回國去呀?也只有聽天由命了。

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兒子的英語長進不少,放學之後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圖書館,不時就背回一大書包的書來。問他一次借這麼多書幹什麼,他一邊看著那些借來的書一邊打著電腦,頭也不抬地說:作業。

作業?我忍不住湊過去看,兒子打在電腦螢幕上的標題是:《中國的昨天和今天》。這是一個小學生的作業?這樣天大的題目,即便是博士,敢去做嗎?於是嚴聲厲色地問兒子這是誰的主意,兒子坦然相告:老師說美國是移民國家,讓每個同學寫一篇介紹自己祖先生活的國度的文章。要求概括這個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分析它與美國的不同,說明自己的看法。

我一時語噎:真不知道讓一個10歲的孩子去運作這樣一個連成年人也未必能幹的工程,會是一種什麼結果?偌大一個中國,它的地理和文化,它的歷史和現狀,一個10歲的孩子能說得清麼?我只覺得一個10歲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弄這些大而無當的東西,以後恐怕是連吃飯的本事也沒有了。

過了幾天,兒子完成了這篇作業。沒想到,列印出的是一本20多頁的小冊子。從九曲黃河到象形文字,從絲綢之路到五星紅旗……熱熱鬧鬧。我沒讚揚,也沒評判,因為我自己有點發懵,一是我看到兒子把這篇文章分出了章與節,二是在文章最後列出了參考書目。我想,這是我讀研究生之後才使用的寫作論文的方式,那時,我30歲。

不久,兒子的另一個作業又來了。這次是《我怎麼看人類文化》!如果說上次的作業還有邊際可循,那這次真可謂是不著邊際了。

兒子猛不丁地冒出一句:餃子是文化嗎?

餃子?文化?我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回答。為了不誤後代,我只好和兒子一起查閱權威的工具書。真是沒少下功夫,我們總算完成了從抽象到具體又從具體到抽象的反反復複的折騰,兒子又是幾個晚上坐在電腦前煞有介事地做文章。我看他那專心致志的樣子,不禁心中苦笑,一個小學生,怎樣去理解文化這個內涵無限豐富而外延又無法確定的概念呢?但願我這個虎頭虎腦、從來就對吃興趣無窮的兒子,別只是在餃子、包子上大作文章。

在美國教育中已經變得無拘無束的兒子,很快就把文章做出來了,這次列印出來的是10頁,又是自己設計的封面,文章後面又列著那一本一本的參考書。

他洋洋得意地對我說:你說什麼是文化?其實特簡單就是人創造出來讓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樣子,似乎他發現了別人沒能發現的真理。後來,孩子把老師看過的作業帶回來,上面有老師的批語:我佈置本次作業的初衷是讓孩子們開闊眼界,活躍思維,而讀他們作業的結果,往往是我進入了我希望孩子們進入的境界。

沒有評價,既未說對,也沒說不對。問兒子這批語是什麼意思,兒子說,老師沒為我們驕傲,但是她為我們震驚。

是不是?兒子反問我。

我無言以對。心中始終疑疑惑惑:弗絲老師希望他們進入什麼境界?

兒子6年級快結束的時候,老師留給他們的作業是一串關於二次大戰的問題。你認為誰對這場戰爭負有責任?你認為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如果你是杜魯門總統的高級顧問,你將對美國投放原子彈持什麼意見?你是否認為當時只有投放原子彈一個辦法去結束戰爭?你認為今天避免戰爭的最好辦法是什麼?……

如果是兩年前,見到這種問題,我肯定會抱怨:這哪是作業,這分明是競選參議員的前期訓練!而此時,我開始對美國的小學教育方式有了一些理解。老師正是在是通過這些設問,向孩子們傳輸一種人道主義的價值觀,引導孩子們去關注人類的命運,引導孩子們學習高屋建瓴地思考重大問題的方法。這些問題在課堂上都沒有標準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們用一生去尋索。

看著12歲的兒子為完成這些作業興致勃勃地看書查資料的樣子,我不禁想起當年我學二戰史的情景:按照年代、事件死記硬背,書中的結論,有些明知迂腐也當成聖經去記,不然,怎麼通過考試去奔光明前程呢?此時我在想,我們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重複前人的結論往往大大多於自己的思考。而沒有自己的思考,就難有新的創造。

兒子小學畢業的時候,已經能夠熟練地在圖書館利用電腦和縮微膠片系統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種文字和圖像資料了。有一天我們倆為獅子和豹的覓食習性爭論起來,第二天,他就從圖書館借來了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拍攝的介紹這兩種動物的錄影帶,拉著我一邊看,一邊討論。孩子面對他不懂的東西,已經知道到哪里去尋找答案了。

兒子的變化促使我重新去審視美國的小學教育。我發現,美國的小學雖然沒有在課堂上對孩子們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但是,他們想方設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園外那個無邊無際的知識的海洋,他們要讓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時間和空間都是他們學習的課堂;他們沒有讓孩子們去死記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們煞費苦心地告訴孩子們怎樣去思考問題,教給孩子們面對陌生領域尋找答案的方法;他們從不用考試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盡全力去肯定孩子們的一切努力,去讚揚孩子們自己思考的一切結論,去保護和激勵孩子們所有的創造欲望和嘗試。

Tuesday, August 3, 2010

拉达克。天堂

朋友说,
拉达克的天空上,
布满了星星,还看得见银河。

朋友也说,
拉达克被连绵戴雪的山峰所包围,
像极了处在莲花心蕊里的天堂。

朋友还说,
拉达克人的笑容,
看似一朵纯净的小花,
小小的,但是很灿烂。

即便是布满了皱纹的脸庞,也让人感觉温暖。

还有一个月,我即将踏上这块土地,
去感受这群与雪一起生活的天使,给于我心深处的触动。

Tuesday, July 27, 2010

教育。孩子

在网络上读到这篇文章,极喜欢。
所以在这儿推广推广。

爱孩子,就给他们整个世界。
真实的,不是受保护的。

爸妈不易当,却是人生中的最大学习。
朋友们,加油咯~

------------------------------------------------------------

兒子去美國留學,畢業後定居美國。還給我找了個洋媳婦蘇珊。如今,小孫子托比已經3歲了。今年夏天,兒子為我申請了探親簽證。在美國待了三個月,洋媳婦蘇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這個中國婆婆大開眼界。

不吃飯就餓著

每天早上,托比醒來後,蘇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顧自地忙去了。托比會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麵包片。吃飽後,他回自己的房間,在衣櫃裡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畢竟托比只有3歲,還搞不清楚褲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腳。有一次托比又把褲子穿反了,我趕緊上前想幫他換,卻被蘇珊制止了。她說,如果他覺得不舒服,會自己脫下來,重新穿好;如果他沒覺得有什麼不舒服,那就隨他的便。那一整天,托比反穿著褲子跑來跑去,蘇姍像沒看見一樣。

又一次,托比出去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玩,沒多大會就氣喘吁吁地跑回家,對蘇珊說:「媽媽,露西說我的褲子穿反了,真的嗎?」露西是鄰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歲。蘇姍笑著說: 「是的,你要不要換回來?」托比點點頭,自己脫下褲子,仔細看了看,重新穿上了。從那以後,托比再也沒穿反過褲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孫女五六歲時不會用筷子,上小學時不會繫鞋帶。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每個週末都要帶回家一大堆髒衣服呢。

一天中午,托比鬧情緒,不肯吃飯。蘇珊說了他幾句,憤怒地小托比一把將盤子推到了地上,盤子裡的食物灑了一地。蘇姍看著托比,認真地說:「看來你確實不想吃飯!記住,從現在到明天早上,你什麼都不能吃。」托比點點頭,堅定地回答:「Yes!」我在心裡暗笑,這母子倆,還都挺倔!

下午,蘇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國菜。我心領神會,托比告別愛吃中國菜,一定是蘇珊覺得托比中午沒好好吃飯,想讓他晚上多吃點兒。

那天晚上我施展廚藝,做了托比最愛吃的糖醋裡脊、油悶大蝦,還用意大利麵做了中國式的涼麵。托比最喜歡吃那種涼麵,小小的人可以吃滿滿一大盤。

開始吃晚飯了,托比歡天喜地地爬上凳子。蘇珊卻走過來,拿走了他的盤子和刀叉,說:「我們已經約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飯,你自己也答應了的。」托比看著面容嚴肅的媽媽,「哇」地一聲在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餓,我要吃飯。」「不行,說過的話要算數。」蘇珊毫不心軟。

我心疼了,想替托比求情,說點好話,卻見兒子對我使眼色。想起我剛到美國時,兒子就跟我說,在美國,父母教育孩子時,別人千萬不要插手,即使是長輩也不例外。無奈,我只好保持沉默。

那頓飯,從始至終,可憐的小托比一直坐在玩具車裡,眼巴巴地看著我們三個大人狼吞虎嚥。我這才明白蘇珊讓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我相信,下一次,托比想發脾氣扔飯碗時,一定會想起自己餓著肚子看爸爸媽媽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經歷。餓著肚子的滋味不好受,況且還是面對自己最喜愛的食物。

臨睡前,我和蘇珊一起去向托比道晚安。托比小心翼翼地問: 「媽媽,我很餓,現在我能吃中國面嗎?」蘇珊微笑著搖搖頭,堅決地說:「不!」托比嘆了口氣,又問:「那等我睡完覺睜開眼睛時,可以吃嗎?」「當然可以。」蘇珊溫柔地回答。托比甜甜地笑了。

大部分情況下,托比吃飯都很積極,他不想因為「罷吃」而錯過食物,再受餓肚子的苦。每當看到托比埋頭大口大口地吃飯,嘴上臉上粘的都是食物時,我就想起外孫女。她像托比這麼大時,為了哄她吃飯,幾個大人端著飯碗跟在她屁股後面跑,她還不買賬,還要談條件:吃完這碗買一個玩具,再吃一碗買一個玩具……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這身

有一天,我們帶托比去公園玩。很快,托比就和兩個女孩兒玩起了廚房遊戲。塑料小鍋、小鏟子、小盤子、小碗擺了一地。忽然,淘氣的托比拿起小鍋,使勁在一個女孩兒頭上敲了一下,女孩兒愣了一下,放聲大哭。另一個女孩兒年紀更小一些,見些情形,也被嚇得大哭起來。大概托比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站在一旁,愣住了。

蘇珊走上前,開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她一聲不吭,拿起小鍋,使勁敲到托比的頭上,托比沒防備,一下子跌坐在草地上,哇哇大哭起來。蘇珊問托比:「疼嗎?下次還這樣嗎?」 托比一邊哭,一邊拚命搖頭。我相信他以後再也不會這麼做了。

托比的舅舅送了他一輛淺藍色的小自行車,托比非常喜歡,當成寶貝,不許別人碰。鄰居小姑娘露西是托比的好朋友,央求托比好幾次,要騎他的小車,托比都沒答應。

一次,幾個孩子一起玩時,露西趁托比不注意,偷偷騎上小車,揚長而去。托比發現後,氣憤地跑來向蘇珊告狀。蘇珊正和幾個孩子的母親一起聊天喝咖啡,便微笑著說:「你們的事情自己解決,媽媽可管不了。」托比無奈地走了。

過了一小會兒,露西騎著小車回來了。托比看到露西,一把將她推倒在地,搶過了小車。露西坐在地上大哭起來。蘇珊抱起露西,安撫了她一會兒。很快,露西就和別的小朋友興高采烈地玩了起來。

托比自己騎了會車,覺得有些無聊,看到那幾個孩子玩得那麼高興,他想加入,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蹭到蘇珊身邊,嘟囔道:「媽媽,我想跟露西他們一起玩。」蘇珊不動聲色地說:「那你自己去找他們啦!」「媽媽,你陪我一起去。 」 托比懇求道。 「那可不行,剛才是你把露西弄哭的,現在你又想和大家玩,就得自己去解決問題。」

托比騎著小車慢慢靠近露西,快到她身邊時,又掉頭回來。來回好幾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托比和露西又笑逐顏開,鬧成了一團。

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

蘇珊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亞州,聽說我來了,兩人開車來探望我們。家裡來了客人,托比很興奮,跑上跑下地亂竄。他把玩沙子用的小桶裝滿了水,提著小桶在屋裡四處轉悠。蘇珊警告了她好幾次,不要把水灑到地板上,托比置若罔聞。最後,托比還是把水桶弄倒了,水灑了一地。興奮的小托比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事,還得意地光著腳丫踩水玩,把褲子全弄濕了。我連忙找出拖把準備拖地。蘇珊從我手中搶過拖把交給托比,對他說:「把地拖幹,把濕衣服脫下來,自己洗乾淨。」托比不願意,又哭又鬧。蘇珊二話不說,直接把他拉到貯藏室,關了禁閉。聽到托比在裡面發出驚天動地的哭喊,我心疼壞了,想進去把他抱出來。托比的外婆卻攔住我,說: 「這是蘇珊的事。」

過了一會兒,托比不哭了,他在貯藏室裡大聲喊:「媽媽,我錯了。」蘇珊站在門外,問:「那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我知道。 」蘇珊打開門,托比從貯藏室走出來,臉上還掛著兩行淚珠。他拿起有他兩個高的拖把吃力地把地上的水拖乾淨。然後,他脫下褲子,拎在手上,光著屁股走進洗手間,稀里嘩啦地洗起衣服來。

托比的外公外婆看著表情驚異的我,意味深長地笑了。這件事讓我感觸頗深。在很多中國家庭,父母管教孩子時,常常會引起「世界大戰」,往往是外婆外公護,爺爺奶奶攔,夫妻吵架,雞飛狗跳。

後來,我和托比的外公外婆聊天時,提到這件事,托比的外公說了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孩子是父母的孩子,首先要尊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雖然小,卻是天生的外交家,當他看到家庭成員之間出現分歧時,他會很聰明地鑽空子。這不僅對改善他的行為毫無益處,反而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帶來更多別的問題。而且,家庭成員之間發生衝突,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帶給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對孩子的心理髮展產生不利影響。所以,無論是父輩與祖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生分歧,還是夫妻兩人的教育觀念有差異,都不能在孩子麵前發生衝突。

托比的外公外婆在家裡住了一週,準備回加利福尼亞了。臨走前兩天,托比的外公鄭重地問女兒:「托比想要一輛玩具挖掘機,我可以買給他嗎?」蘇珊想了想,說:「你們這次來,已經送給他一雙旱冰鞋作為禮物了,到聖誕節時,再買玩具挖掘機當禮物送給他吧!」

我不知道托比的外公是怎麼告訴小傢伙的,後來我帶托比去超市,他指著玩具挖掘機說:「外公說,聖誕節時,給我買這個當禮物。」語氣裡滿是欣喜和期待。

雖然蘇珊對托比如此嚴格,托比去卻對媽媽愛得不得了。他在外面玩時,會採集一些好看的小花或者他認為漂亮的葉子,鄭重其事地送給媽媽;別人送給他禮物,他會叫媽媽和他一起拆開;有什麼好吃的,也總要留一半給媽媽。

想到很多中國孩子對父母的漠視與冷淡,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洋媳婦。在我看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美國媽媽有很多值得中國媽媽學習的地方。

Sunday, July 25, 2010

《那些男孩教我的事》。蔡康永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
是因为在google蔡康永的新书 - 《说话的艺术》

看了这书名 再考虑到这位大叔的性取向
我便很不由自主地在猜想
他会在书里面写些什么
他究竟想要向大众表达的又是什么

我必须承认 我是带着自己的好奇与偏见

这本书
要是换上了另一位男作家的名字
对我的吸引力 绝对会急降至零

读完蔡康永的这本书后
(当然的,他并没有很努力的去满足我的好奇心)
我忽然被这位心很细的大叔所感动

在这个世界上
居然 有这么一个男生 那么细腻地
把他这一生所遇见的男生 以及他们之间所发生的故事
编织成为一篇篇逗趣的文字 牵动着正在读着这本书的我

回头看看 我这近30的人生旅途
其实 也遇见过不少的男生
而这些男生 确实也为我的生命带来了
不一样的色彩、欢乐与学习

忽然很想
哪天可以静静地坐下来
好好的去回想 每一个他们
每一段 我和他们共同拥有过的岁月
每一次 他们给与我的学习与爱
每一个 常常会在我脑海中闪过的回忆

然后
用最漂亮的文字 最真诚的心
来为这一段段美好的相遇
作出最真实地记录 写下最美好的祝福

美哉美哉


后话:后来,《说话的艺术》那本书没找着。自己却一直沉溺在自己的回忆当中。谢谢那些曾经走进我的生命,给于我幸福的男孩们。我真心的祝福着每一个你们。

Tuesday, July 20, 2010

林帅。飚歌



里头除了lala的
其他 我都没有听过原唱
(请原谅我不够时尚的听歌品味)

听他唱
不管有没有比原唱好听
单单是那份投入
就能让人陶醉

足已 足已

后话: 话说那些年,我们还在争论他到底帅不帅。转眼,便已十个秋夏。

Sunday, July 18, 2010

红豆冰。初恋 (一)

这是第一部
让 不太爱到电影院看电影的我
踏入了GSC 两次
为的 就只是想看它



最初的想看
纯粹是因为 阿牛
这个我小时候最喜欢的 歌手
(那天和表弟谈天 才想起原来我老家床头挂的正是他~)

在第一次踏入电影院之前
我并没有看过任何一篇 关于这部戏的报道
电子的 平面的 网络的 都没有
更没有看过它的预告片

不是不想看 不是不要看
只是 我是在完全没有准备的状况之下
和它 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Tuesday, July 13, 2010

群居。聰明

靈長類
因 群居而狡猾
因 群居而學懂了欺騙與密謀

原來
我們不是因爲聰明而群居
我們是因爲群居了才變聰明的



原來
狡猾、欺騙、謀密 是本性
是達爾文的大自然自我淘汰法則

咦 那是不是說
所有的 道德教育 社會規範
其實是違反自然的 自我約束?

哦 不 不 不
其實靈長類
恰恰是個高度重視正義感及道德規範的群體
正因爲我們 狡猾 愛欺騙 耍心機 常常緻人于死地
所以我們更重視 合理性



呵呵
大自然法則
複雜得有趣

Monday, July 5, 2010

言論版。吐

最近看星洲日報的言論版
看的很累、很無趣、很想吐

清一色冷飯 炒了又炒

不是猛罵perkasa的大種族主義
就是力數馬華的無能與無知
再來就是世界盃怎樣影射政治形態
真的要開始反胃了

很想問說
寫再多 罵再兇 又怎樣
看的人還是那一群 唯一不同是 這群人都開始想吐了

人家Perkasa並不會因爲你罵了 他就不罵
你翻翻utusan 他那邊也一樣罵著50年前就在罵的

到頭來
辦言論版是為了什麽
辦報紙又是爲了什麽

今天 這所謂的精神糧食
難道就非得像 kfc mcd pizza a&w 撐死我們的胃一樣
來搪塞著我們的腦袋 荼毒我們思維
然後 社會正式宣佈 大衆 腦死!!

所以 懇求各位仁兄
下筆前 先想想我們的腦袋
給出些有建設性的意見 好嗎

求求您們 就行行好吧~ 嗯

Thursday, July 1, 2010

美。福气

常常听人在婚宴时说
阿某,您还真有福气,娶了个这么漂亮的妻子

我就常常在想
这人往后日子的幸福
就真得赌在他妻子似花的美貌上吗?

当时的我 想了好多年
还真想不透

想着想着 既然没着落
也就再也没有把脑汁浪费在这儿之上了

到后来 你说我想透了吗
倒不如说 我就接受了

反正 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回答自己
为什么我们就是爱美
爱美的事物 美的人 美的景色 美的天堂

只要我们因此而开心了 满足了 不就好了。。。

这 还需要什么理由
这 能有什么解释吗

不过是 人性使然
如是而已

Wednesday, June 30, 2010

六。四

1989年6月4日

我 6嵗
應該在上幼兒園吧
不知道 沒印象

同樣的
當天在天安的那場災難
我並不知道 也沒有印象

一直到 很大很大以後
大概是 大專時期吧
陸續聽説了 這個中國近代史上
最爲黑暗的全民運動

再長大一點
隨著網絡媒體的普及
看到了與主流媒體 又或者說傳統媒體
不一樣的 六四記敍



但 我縂覺得
現在我所看到的 聽到的
不管是中國官方 或學運分子的敍述
其實 都偏了
畢竟 那是屬於他們自己的 六四

而 生于這個年代的我們
就只能從這些公婆都有理的 隻字片語中
去構建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 六四

因爲
屬於歷史的
真正的 六四

在 1989年6月4日
就湮滅了

Tuesday, June 29, 2010

音樂。夢

十三年前的那一場車禍 他走了

1997年11月12日
我只有14嵗半

那段成長在偏遠鄉村 年幼的日子
沒機會讓我接觸到 什麽歌壇 什麽流行樂

十三年后
在陳腔濫調的流行樂中
我 因爲一個很喜歡張惠妹的大男生
而對張惠妹有了別與往常 更深入的了解



再從張惠妹的音樂成長旅途
認識了 這樣的 張雨生



很遺憾 我沒能在張雨生活著的時候
知道他 認識他的音樂 了解他對音樂的熱誠與夢

現在
也就只能通過影像
與他人對他的回憶
來感受他的音樂夢

Monday, June 28, 2010

国家。意义

我常常在想
到底国家是什么?
它的意义又在哪?

除了那些常常看到的
强国欺负弱国
资源 贸易 货币 移民 等
数不清的问题延生

很多很多年前
我们的爷爷奶奶
不也是在清末国难当前
被迫逃亡到南洋
才造就了今天所谓多元的
马来西亚

当然 我必须认同的是
当年的他们 是面对着生命的威胁
而迫不得已 远走他乡

可是
现在的我们距离那
又还有多远呢?

当然 我绝对认同
在历史的进程上
人类从蛮荒走向进步之时
要是没有国家
也不可能有系统 有文明

古时候
国家发展自
一群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的民族
为了强大而集聚

但是
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
单一文明/种族的国家
几乎不再存在

当国家的界限 逐渐模糊
我到底应该
认我的出生地为国
还是那个让我受教育的地方
又或者是一个能够让我安居乐业的土地呢?




虽然
我个人的答案会是
这个让我爸妈、我家人
生活、呼吸的故乡。。

除却这些感情的牵挂
长大后的我
还在很努力的寻找
一个,哪怕就这么一个
非得认马来西亚
为我的国家的
原因 。。。

Saturday, June 26, 2010

愛不愛。簡單不簡單

身邊的朋友
無論
老的少的 男的女的
愛過的 沒愛過
傷過的 幸福的
都一時之間 不約而同的
喜歡上這首歌



這歌
當然旋律優美、琅琅上口
歌者的實力也不容質疑

可是
人們最爲之動容的
應該都一致性的指向了
姚若龍的詞

也許 這年頭
人間的真愛
也真是見少買少了

也許 這世紀
在情愛中受傷的人
是愈來愈多了

也許 現在的我們
越來越自私
越渴望被愛
同時閒 卻越不願意付出 愛

所以 孤獨的我們
都越來越習慣
把愛 從生活裏抽離
再從音樂電影裏去感受 愛


這個年代的我們
是物質豐盛 情感匱乏的一代 。。

梁才子。小女子

在不經意之下
赫然發現
原來香江那位梁才子
只僅僅比本小姐年長12嵗

這逼使我不禁去想說
我在往後的這12年間
每一天得讀遍多少本書
翻閲多少本國内外雜誌
汲取多少古今中外知識分子的思維、批判、評論

然後,
得再花上多少時間
細細的加以咀嚼、消化、深思、省思
才能有這人今天功力的十分之一

。。。 。。。 。。。

惟有感嘆
這個處於資訊爆炸時代的我
沒能學好一目十行的特異神功
沒能學會日思百物的殊勝神力

可惜 可惜

Thursday, June 17, 2010

南非。世界杯

《星洲日报》 评论:朱运健‧一起庆祝吧!

世界杯终有一天会在南非举行,大家会当你是疯子,因为当时的南非实施种族隔离政策而被逐出国际足球大家庭,许多南非足球员也成为牺牲品,无缘亮相世界杯。

同一时间,有一个人为瞭解除种族隔离主义的斗爭而身陷囹圄,但正是这样的经歷让他与世界杯结缘。他在罗本岛服刑时,靠著踢球而免於自己疯狂,他在狱中收听世界杯广播,则是唯一的乐趣。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有机会看到世界杯在自己的国家举行,因为这代表南非已经摆脱种族藩篱,成为一个黑白平等的正常国家。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他在狱中的这段经歷在十多年后,竟然成为南非申办世界杯的秘密武器,並打动了国际足联成员的心坎,把首次在非洲大陆举行的世界杯主办权交给南非。为了回报和纪念他的功劳,本届世界杯的其中一个场地,就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原本大家期待他现身世界杯开幕式,为南非成功主办世界杯写下完美的句点,也可以让南非人有机会当面感谢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世界杯开踢当天,正是他因反对种族隔离而被白人政府定罪的46年週年纪念日;而承办序幕战和决赛的足球城球场,则是他结束27年牢狱生活后,首次发表公开演说的地方。


-----------------------------------------------------------

第一次
对世界杯相关的新闻,感动

第一次
觉得世界杯有的不仅仅是疯狂

第一次
感觉到承办世界杯的光芒背后
隐藏着那么沉重的使命

第一次
感受到主办国是可以通过世界杯
对该国的灵魂人物致于那么崇高的敬意

第一次
我对世界杯有了不一样的,情感

Saturday, June 12, 2010

從新認識臺灣

如果
吳鐘憲、蔡依林、
綜藝節目、美食小吃
是您對臺灣的既定印象




也許可以看看三立電視製作的
目送1949‧龍應台的探索

這裡邊敍述著
臺灣人的1945-1950

從日治的二次世界大戰
到國民政府的國共戰爭
到共產的南北韓戰爭

中國人、臺灣人
外省人、本省人、原著民
親共軍、親國軍

時代是渾亂的
身份是混淆的
心底裏是否清楚知道
我是誰?我爲何而戰?

裏頭最讓我震撼的一句話
“個人在集體中的渺小與無力”

是的。
世界上極大部分人的命運與機遇
其實都被掌控在擁有權力的極小部分人手中

想想
一個民族
在經歷過那麽大的創傷后
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也許你可以開始明白
台獨、囯統為甚麽會是兩難
臺灣社會又是爲了什麽而撕裂
歷史的包袱絕對可以戰勝民族的情意結
又或者說,同民同族其實也並不全然存在

想想
上一代人
在走過那段顛沛的歲月后
對與平穩安寧的期許與祈願
也許你可以了解
這一群面對著大海的島民
是如何刻苦地在島上建立起那個屬於自己的家園
進而奮力地捍衛、保護著那一片土地

又想想
如今的這一代人身上
究竟承續了多少上一代人的傷痛
也許你可以學習接受
這個綜藝娛樂充斥的小島
這個極度重視個體自由的社會

我想
我會把海角七號從新再好好地看一次
我想
我更能體會這民族的集體記憶與傷痛

Friday, June 11, 2010

繁体。简体。

总觉得
只有那些懂得欣赏汉语
懂得什么叫做文字美的人
才会在今天还坚持使用繁体字

很希望
自己也可以有很好的文学修养
只因为自己真得很喜欢汉语
很喜欢华夏文化

很想
真得很想
自己也可以比较喜欢繁体字

尝试了
也看了很久

心底里
还是有一把细细的声音
告诉我说

“没必要那么坚持
其实这并不代表什么”

我,只是个简单的人
喜欢看简洁的字
这,没什么,对吗?

嗯。。。

以前。我

长得比较聪明的孩子
成长过程比较顺利的孩子
生命中没遇到过大难题、大挫折的孩子

会比较傲慢
比较不体贴
比较拒绝面对失败

慢慢地
自我包袱太大
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厉害

生命就这样被卡着

到后来
反而比别人成长得更慢。。

以前的我,就是这样的吗?

Thursday, June 10, 2010

bola Vs. budget

明天的世界盃
今天的第十大馬計劃

何者更熱?何者更重要?

寫。記

很希望自己可以回到,
那個堅持每天都寫一些什麽的時候。

每一天的生活,汲汲營營,
為自己留下的還剩下些什麽。

能夠堅持為自己記錄些什麽,
雖然並不代表日子就不再混沌。

只不過是想讓自己的心,
可以再細一點,再認真體會生命一點。
學會acknowledge自己的情緒,
自己的感覺,自己的期待,自己的内在渴求。

更能為走過的日子,留下一點點痕跡,在這瞬間流失的時空裏。

Wednesday, June 9, 2010

听见。梦想的脚步

《拉达克》
对许多人只不过是个陌生的名字
于我,却是深埋在心中的,香格里拉

很多、很多、很多年以后
它的名字,开始在我的记忆中模糊
它的纯朴,开始在我的生活中远去

当我不愿再怀有年少轻狂的梦想时

《拉达克》
这三个曾经铭心的名字
再次浮现

提醒着我
天堂可以很靠近
梦想可以很实在
纯朴可以很生活

听见。《拉达克》之旅。即将启程
载着梦想,奔向那朵属于沙漠里的小黄花













。。。 梦想的起源 。。。

《拉达克的花香》 词:星云大师 曲:李子恒

他生长在印度拉达克,有喜马拉雅的性格,
他笑像自然绽放的花,像冰天雪地灿烂的一幅画。

他送我一朵金黄色的小花,在寸草不生的炎夏,
大地开始说春天的话,从合掌小手温暖的传达。

噢!拉达克的花香,拉达克的天使小孩,
他眼里有纯洁的光 心底有最善良的芬芳 噢

Friday, May 7, 2010

久违了。。

过去的大半年,我干了些什么?
老实说,我到现在还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那是一个很不一样生活体验。
经历了一些事,融入了某些人的生活。
乖离了自己原先的轨道。。。
只因为两年多前的一个决定。

现在的我,又回到了当初的个地方。
空气中依旧飘着熟悉的味道。
看着围绕在身边的一切,两年半,其实也只不过是一瞬间。
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过,却又好像什么都不一样了。

其实,不一样的是自己,改变了的是自己的心态。
生命还真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很多的也许,很多的如果,很多的可能。。
从前的早已成埃落定,以后的全都也将会是我生命的章节。

而今天的我,学会了面对生命而微笑的艺术。
没有为了满足别人的奋力,没有为了满足自己的疲累。
我会过的平淡而幸福的。

Friday, January 22, 2010

华夏文学



原来这就是中外各大专院校到现在都一直在沿用的中华文学体系的来源。
以前一直很不明白,那流传了五千年的华夏思想及教育体系,是怎么消失的。

当然,这得归功于我本身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和这史本身一样混乱。
读来读去,始终就只读到的头大。

这固中之由,除了那一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资料以外,
更重要的原因是,我的耐性总不比我的好奇心来的强。
每每读到那一堆似曾相识的人命、地名、大小事件时,我的头就‘疼’。。
要坚持往下读的心力往往战胜不了这疼,索性放弃,下回再续。

也就因为这样,我虽然对中国近代史极感兴趣,但认识的却不深,极其遗憾。
也就因为我对华夏文化的热爱,使得我对这文化的流长极其珍惜和好奇。
总在想,怎么现在没人像孔老夫子似的招徒授课呢?
以往那丰盛的哲学及思想,现在还可以在哪儿寻获、流传呢?

当西方社会终于察觉到,
本身的社会因长久奉行资本物质为上主义而逐渐迷失,
并因此展开寻找生命本质的东方心灵升华之旅的同时,

那刚刚苏醒的巨龙却奋起全力往西方的迷了园奔去,
把自身蕴含的文化和哲理落在老一辈的脑子里。。可惜了

盲目的人类社会



“集权主义可怕的地方就在于
把人异化成为没有思想,没有判断的助恶工具” ~阿伦特

阿先生有理!
所以,我总算是搞明白国内为什么会发生那种种的事儿了。。。
有人集权,就有一大票的人失去理智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大家好好对号入座吧~

至于米尔戈伦的<权威服从试验>我个人认为,
人总会在无需顾虑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时,
做出那些社会道德价值常常不让我们干的事儿,
即便那是多么的残忍和无理。。。

也许,我始终认为,人性是本恶的。
随着人类集群而居,社会才衍生出普世价值,
来规范这群选择了生活在一起的“野兽”。

也就是这种种的社会价值使得我们的文明得以开展。
要不然,你我还在厮杀着呢!

Sunday, January 17, 2010

但愿世间平安幸福

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对于近日在海地发生的地震灾情深表同情,
谨此呼吁各界人士及时伸出援手,展开赈灾募款,尽一份心力协助不幸的灾黎。

马佛青总会谨此从即日起至2010年2月8日,展开赈灾筹款。

请在支票抬头写上Young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同时在支票背面注明:海地地震赈灾基金,
寄至马佛青总会9,Jalan SS25/24,Taman Mayang,47301 Petaling Jaya,Selangor。

也可直接汇入马佛青大众银行户口:3063802219。

请将汇款收据寄给马佛青,或传真至03-7804 9021以兹证明和发出正式收据。

若有任何疑问, 请联络马佛青总会秘书处 (03-7804 9154 / 9157) 。

也请回向功德予灾黎,愿他们早日脱离苦难。
同时也祈愿三宝加被,让此灾难尽速结束,安顿民心。


-------------------------------------------------------

希望人间
多一点善念,少一点恶意。
多一点平静,少一点天灾。
多一点爱心,少一点人祸。

Sadhu! Sadhu! Sadhu!

不想睡

有时在想,是不是人老了,会更想虐待自己。
明明就很累了,明天还要早起,可就是不想睡。

人年纪越大,越担心自己的每一天过得不够充实。
所以,越想利用夜晚难得属于自己的时间,做些什么。
即使是上上网,看看戏,读读书,也好。
总觉得,没有为自己做些什么,就像是对不起自己的人生一样。

但,另一方面的自己,却又觉得,人老了,自然就得好好照顾自己的健康,早睡早起。。

矛盾、矛盾。。

心和理智,永远的争战

上帝 Vs 神 Vs 耶稣 Vs 阿拉

老实说,如果不是这阵子的新闻头条,
我还真不晓得,一个名字或称号也可以那么复杂。。

当然,在这个任何事情都会演变成宗族+敏感问题的国度,
这种种随之而衍生的争执是完全可以被预见的。。

我既非回教徒,也不是基督徒,所以我还真的搞不懂这名称之间的不同。
可我是人,我是一个民主的马来西亚国民,我想我有责任去了解,和我同样是马来西亚人的他们。

坦白说,我不是热血青年,我不再是热血青年。
对于这一切的一切,我没有激动,没有愤怒。
我只能,默默地去了解,静静地去体会他们的立场。

访谈里的三个马来西亚人,恰恰代表了这族群的三大立场。
隐隐约约的你也可以感觉到,无论什么课题,其实都不外乎这三大立场。
理智的知识份子 Vs 极端的政治玩弄者 Vs 表面上极想让你相信他骨子里不是宗教极端份子的政治人物



对于这国家的未来,我是悲观的。我坦诚的面对这我的无力感。。。